2025年6月30日至7月13日,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首次面向全球招生的中国法暑期班顺利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们通过两周的系统研学,在法理研习中夯实专业基础,在文化浸润中深化认知体验,共同书写了一段兼具学术深度与人文温度的研学记忆。
7月7日上午,“中国法暑期班”走进申浩律师事务所开展教学实践交流,合伙人周攀律师代表申浩律所热情接待了同学们,并分享了自身的跨境法律服务经验,为同学们提供了职业规划启示及指导。
本次暑期班共设置9门全英文课程,系统覆盖中国法律核心领域。授课过程中,教授团队创新教学方法,将抽象法理转化为可感知的知识载体,注重理论与实务相结合。国际仲裁与争议解决课程内容以典型案例为脉络,解析仲裁协议效力认定与裁决执行等实务要点,展现国际纠纷的规范化解决路径;中国宪法课程结合制度实践解读条文内涵,使国家根本大法的精神要义具象化;海洋法课程通过中外海域划界实例分析,系统呈现中国海洋权益保护的法治实践。生动的教学形式让法律知识在互动探讨中深入人心。除此之外,同学们还系统学习了金融法、竞争法、民法、环境法、仲裁实务等课程内容。
为促进理论与实践融合,暑期班精心安排了实务部门的参访环节:在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同学们实地观摩仲裁庭,授课专家详细讲解了案件受理流程与证据规则,通过场景化教学强化专业认知;在申浩律师事务所,同学们参观了律师的日常工作环境,并与周律师积极互动,直观感受到中国法律服务业的专业生态,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认知的转化。
多元文化活动为同学们构建了立体的中国认知维度:书法体验课上,笔墨挥洒间尽显汉字艺术的独特韵味;剪纸与活字印刷实践,让同学们在手工创作中触摸民间技艺的智慧结晶;城市夜游活动则以光影交织的都市风貌,展现现代中国的发展活力。丰富的体验形式使中国文化魅力在沉浸式参与中自然彰显。
课堂之外,同学们畅谈学术收获与文化见闻,跨国交流碰撞出思想火花。7月11日的分享会上,同学们踊跃交流研学感悟,现场氛围热烈融洽。7月13日,同学们满载法律知识与文化记忆启程返程,此次研学不仅深化了对中国法律体系的理解,更培育了对中国文化的深厚情感。
作为凯原法学院面向全球招生的首次实践,本次暑期班创新了 "中国法治故事" 的国际传播范式。未来,凯原法学院将持续优化国际研学项目,以更丰富的形式搭建跨文化交流平台,助力更多国际友人走进中国、了解中国,在文明互鉴中传递中国法治与文化的独特价值。
本文转自:“SJTU凯原校友会”微信公众号